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风尚

设计教育论坛暨时尚设计人才峰会---探讨时代巨变下,未来时尚人才生态构建

编辑:时髦圈儿 内容来源: FS风尚活动2021-10-20 17:35

文章导读

10月17日,“设计教育论坛暨时尚设计人才峰会”在深圳市木星美术馆举行。该活动针对国际时尚产业趋势、设计交叉学科研究、时尚设计教育融合发展、时尚人才职业规划洞察等多维度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研讨。

10月17日,“设计教育论坛暨时尚设计人才峰会”在深圳市木星美术馆举行。该活动针对国际时尚产业趋势、设计交叉学科研究、时尚设计教育融合发展、时尚人才职业规划洞察等多维度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研讨。

设计教育论坛暨时尚设计人才峰会,由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深圳市服装设计协会、深圳影儿时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深圳市福田区人才工作局、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深圳市木星美术馆支持。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发展的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标志的数字技术革命,在宏观上改变了社会政治、经济和组织等结构,数字化技术与全新商业模式的相互作用,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重构,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出快速性和不确定性,数字化对时尚设计人才的生态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

设计教育论坛的主题聚焦时尚设计教育的当下与未来

设计教育论坛的上半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服装设计协会主席吴洪教授主持。知名设计院校专家教授们围绕主题“时尚设计教育的当下与未来”,从时尚本质、国际时尚体系、东方文化魅力对于世界品牌的吸引力、时尚+科技的交叉学科设计管理系统、重构时尚生态体系的人才培养与产业结合角度,来探讨当下与未来的时尚设计教育话题。

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肖文陵以“眺望-时尚的尽头”为题,他提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非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日益成熟、平民化思潮的不断深化、地域性文化和亚文化的再度复兴,致使国际时尚体系的级位日趋模糊并渐已瓦解,国际时尚之都趋于衰落,创新之都将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崛起,随着国际时尚体系的日趋衰落,为世界各地、尤其是时尚体系下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时尚文化创新带来了无限生机”;肖文陵指出:基于标准化大批量机器生产方式而形成的现代意义的时尚,时尚体系以及时尚设计,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即使标准化大批量机器生产方仍是主流,因为,我们已经迈入了阿尔文·托夫勒在上个世纪所预言的那个的新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服装系主任陶音的演讲主题是“东方设计之于全球价值——中国独立设计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她介绍了在产教融合方面的课题研究,提出要培养全能类的人才还是要做专项类的人才的问题,她表示:设计师有自己非常独特的特质,他很难成为全能的人,这么多能力当中,觉得协同创新的能力对年轻一代最重要。同时,她认为:Z世代的年轻人,出生就是自带文化自信的,年轻人自己发自内心的一种驱动力可以看到,对于整个世界设计风格的贡献,包括我们的文化魅力对于世界品牌的吸引力,我们自己中国品牌具有独特的文化的DNA,以及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对于全球品牌的拓展性,一定是未来可期的。

在智能化的当下,设计也可以与科技结合做许多实用性的产品。香港理工大学李鹂教授以“‘时尚+科技’的思考与探索”为题,围绕以人为本、创造价值、跨学科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学科背景来看服装,来教服装,来从事服装领域的研究;她表示:服装设计应用在更广泛的大设计里面,以设计为主的交叉学科,设计思想是一个管理系统,但是它是具有创意的管理系统,学设计的人未必就有创意,学工程的人未必就没有创意,但是如何将创意用在里面来生产出来经济的价值,这是今后需要探索的。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设计学院院长丁玮以“新文科背景下智能服装设计与教育策略研究”探讨DPX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她指出“智能时代,我们不仅要有这样美学的理解,更应该把多元化的东西比如技术、管理、市场等等叠加起来,从一个生态的体系下理解设计……设计领域能够为整个的社会的发展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需要我们设计有更多元化的、更生态化的思考方式,才能够有更好的设计结果。未来要从设计学的角度,来重构时尚生态体系,从改良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的福祉,这才是作为设计师最应该做的事情。”

吴洪教授总结到:谈到艺术的终结,我们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很多的理论家都关注我们设计的终结,这种终结我认为就是我们传统意义的艺术和传统意义的设计将会终结。而新的叫设计的终结与再生,这种再生就是我们要用现代社会发展的观念、技术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我们新的问题。

时尚设计人才峰会探讨“数字化时代时尚设计人才的生态构建”

当今世界竞争的是人才的竞争。时尚创意人才贮备、培育是推动时尚文化与产业研发、设计、营销等经济活动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基础,是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时尚设计人才峰会,时尚教育专家、时尚评论人、设计师则围绕“数字化时代时尚设计人才的生态构建”主题进行探讨,深圳卫视财经频道刘思绎女士主持了峰会。

在主题演讲环节,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罗莹教授以“湾区背景下时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题,介绍了深圳大学的在时尚设计人才教育方面的历史和创新,面对数字化时代,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罗莹提出:从教学上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比如从课题的角度与深圳大学的材料学院、自动化学院去做项目上的合作;进行跨专业和打破专业壁垒的工作,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通过课程的一些项目课程让学生能够去更好地适应企业和大湾区人才的需求。

跨专业学科也要考虑“度”的问题,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祝帅教授就提出了新的思考,他以“新文科背景下‘工科设计’与‘艺术设计’关系思辨——基于‘学科间性’的思考”为题,指出:“如果过分强调了艺术学的工科属性,却忽视了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一种审美的本质问题的话,这样的设计学可能就偏离了初心,就偏离了设计学作为艺术学学科门类下一门学科的初心。”他建议“希望吸引大家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这个时代成为趋势的背景下,能够呵护设计学的学科特性,通过艺术学的一些本质和专业核心知识,对工科的设计学提供一些审美支持和能力制衡”。

行业发生巨变,到底我们需要怎样的时尚人才?时尚商业培训导师、时尚评论人、冷芸时尚圈创始人冷芸以“如何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快速创新要求,为发生巨变的产业形态匹配合适的人才”为题,从数字化、快速创新、人才发展三个方面,预测未来需要几种设计师:一是科技概念型的设计师,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卖货,是为了创新,为了给后面下层的创意型设计师和大众设计师,激发他们的技术应用;二是艺术概念型的设计师,这类设计师可能更多的是传统工艺的守护者,他的作品也许不适合卖,但是非常适合出现在博物馆、传承的地方;三是虚拟服装设计师,是随着虚拟世界比如说游戏而出现的;再接着就是大众设计师,给大众消费者做衣服的设计师。但是这类设计师在AI设计技术的背景下肯定还是需要存在,但是数量不需要那么多。回到教育,现在我们有大学和职业学校,我认为职业学校就可以完成大众设计师的教育,而大部分的院校可能要做的是创意型设计师和概念型设计师的培养。建议同学们在保留对科技关注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传统文化,两条腿一起走路,你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直播的盛行给时尚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陈燕琳教授以“未来之思,教育之维——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可能性探讨”为题指出,因为智能数据赋能零售的新业态的诞生,产生了电商市场平台的增长,拉动服装消费,给服装行业的困境开了一扇窗,这扇窗是未来服装行业一个新的希望,并对此提出,未来的服装设计教育应该是,洞察行业的需求、专业定位的精准、理性设计的思维、感性审美的品位、项目教学的实践、学科跨界的交叉、互动迭代的创新、坚守学院的特色,这是我们服装教育未来坚守的原则。

浙江大学孙守迁教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创新设计的未来”为题做了主题演讲。他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服装方面的应用,孙教授指出,未来设计的聚焦点可能不仅仅是科学艺术交叉的位置,而是和产业三者的融合。未来服装界的生态圈发展的增长值在哪里,可能大数据很好的支撑了我们的未来。盲人的眼镜也好,达芬奇手术刀也好,都是信息物理融合的结果,这些都是考虑了人类信息物理,三元世界成了我们未来发展的增量。也许未来的趋势,服装界也越来越往三元世界的方向走,未来新的服装界、新的年轻设计师可能会在三元世界的融合上面新一代的服装,我也很关注这一点。

圆桌会议,畅聊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

在数字化时代,整个行业价值体系都在不断重构当中。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出非常快速化和不确定性,数字化同样对时尚设计人才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当天的圆桌会议,邀请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罗莹副院长,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陈燕琳教授,大连轻工业大学服装学院院长丁玮教授,深圳凯信时装有限公司电商总监孙嘉浩,深圳市汉德威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苑欣,维欧艺术联盟联合创始人、集团副总裁黄明晖,祉璇国际创始人&CEO包英丹共同探讨“数字化对时尚设计人才的生态构建”,就“C2M的直播供应链对时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运营、数字化渠道与数字化营销的“新常态”下,如何培养新型复合人才”、“智能化时代使时尚行业职业模式更多元,设计师如何做好职业规划”等议题进行深度探讨,旨在从市场角度,对产业、人才、教育等多维度,聚焦分析时尚设计人才生态构建及发展策略。

孙嘉浩介绍,过去传统服装行业它一般整个行业链是线性的,但是现在它是碎片化的,通过直播行业可以跟供应链去取得联系,以前服装行业的门槛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因为主要还是核心在于渠道这一块,但目前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自己就能够占据一块流量,占据自己的客群,就可以做一个品牌出来。

卢苑欣指出,直播时代,时尚产业发生了很多变化,催生出DTC品牌,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IP,这些品牌天然带有互联网的基因,获客成本很低,时尚人才可以开创自己的不一样属性的品牌。

相对于时尚产业发生的巨变,目前的设计教学设置还比较单一,罗莹建议在专业方面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几个专业之中去进行跨专业、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来配合企业和服装业的人才需求。

而对于现今产业的高转化率要求,陈燕琳表示,专业方面,有的学校可以单独设营销专业方向;另一方面从设计师的角度要融入商业的意识,这个对设计师的未来就业、职业规划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海外设计师和留学生回国,黄明晖从机构的角度指出,设计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商业的环境,通过与海外时尚企业的合作,用项目的形式带领着海归设计师和留学生去创作,通过有学术人士的指导,有商业人士的指导,最后得出来的产品会更适用于在品牌企业里面应用。

包英丹则指出,在当下环保可持续性设计、循环利用以及碳中和的大前提下,设计师应该开拓一个眼界,不光要专注于你自己领域的本身,更应该有一个综合技能的创作。她表示:“在设计的时候,就能考虑到哪种面料用哪种手工工艺,或者哪种染织,或者是编织方式来制作之后的,与产业链每个环节进行配套,能结合所长,根植本土设计。”

深圳是设计之都、创新之城,时尚产业作为深圳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此次“设计教育论坛暨时尚设计人才峰会”,从产业、教育、生态等各个方面,对时尚行业发生的痛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期望以此能为湾区设计乃至全球设计新锐赋能,构建起数字化时代时尚设计人才生态圈。

1

相关文章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风尚中国】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风尚中国】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edit#fengsung.com

更多关于:   设计教育论坛 | 时尚设计人才峰会 | 时尚人才生态 | 设计之都 | 创新之城   的文章

风尚热点推荐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