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odh Gupta: Everyday Divine” 个展墨尔本开展
文章导读
去年,中国游客的数量、投资和消费水平均位居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入境的国际游客之首。随着中国游客数量的上升以及中国大陆游客的涌入,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始为增加的游客人数做准备。在摄影师Tony Ellwood的指导下,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始意识到要吸引维州的中国人群,必须要结合自身项目开展一些特定的收藏和展览。
印度当代最知名艺术家苏博德·古普塔个展
印度当代最知名艺术家苏博德·古普塔(Subodh Gupta)正在墨尔本举办的名为 “Subodh Gupta: Everyday Divine” 的个展就是吸引中国游客的一个好例子。在该展览中,苏博德·古普塔向观众传达了印度基本信条,即神圣之处在日常生活情景中随处可见。
在静谧豪华的空间之中,不锈钢、青铜器闪耀异彩,铝制品散发出昏暗光线,与光滑的地板和优雅的围墙相得益彰。苏博德·古普塔在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的这场个展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所呈现的是印度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可在每家每户、街道、火车、村庄中随处可见,与人们在展览中熟见的抽象物或难以理解的无名物不同,让人耳目一新。该个展由印度知名艺术家苏博德·古普塔与纽约收藏家Larry Warsh倾情合作,共同推出。
Simon Maidment 和 Larry Warsh. (照片来源:Tom Ross)
高级策展人Simon Maidment解释道,古普塔借鉴了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现成品概念,“将日常事物放置在艺术展览的情景当中,使其转变为艺术品。” 该个展中能体现这一转变的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摆放在展览正门口的一件名为《非常饥饿的上帝》(Very Hungry God)的作品。
这座由桶、锅、碗、罐等不锈钢器皿汇聚而成的庞然大物密密麻麻闪耀着光芒,整个作品试图将现代印度厨房打造成一座“现世庙宇”,将所有可用的器皿、偶像以及整个存在都献奉给那位“饥饿的上帝”。
古普塔将他在印度比哈尔的成长经历作为创作源头。在比哈尔,像厨房器皿等日常用品一旦被献奉给上帝就变得神圣起来。同时,不锈钢也深深地扎根在印度现代生活之中,正如Simon Maidment所说,“不锈钢与二十世纪印度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在日益现代化和紧迫的社会里,不锈钢成了人们欲望的象征”。
苏博德·古普塔
另一个令人惊喜的作品叫做 “Gober Ganesha”。 银色的篮子上装乘着许多闪耀着金光的牛粪,气势傲人地放置在玻璃盒后面。其实,古普塔只是将这些牛粪简单镀上黄铜,并摆放在玻璃盒后方,即成功地将农村生活中最基本朴实的物品转化成祭祀品,象征着上帝的脸庞。《非常饥饿的上帝》这类作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了神圣的光辉,正如现代印度社会目前仍存在的二元性——牛粪象征了印度社会对牛的尊重,但同时,牛粪也是一种药物和燃料。
古普塔也从旅行中寻找灵感。在“Fly With Me” 这件作品当中,卷好的行李和床褥以及箱子分别被固定在车轮旁的架子上,虽然所有东西由铝制成,但能从中即刻联想到印度车厢或车站行李寄存处。这件作品不仅是在当代印度旅行的写照,而且正如Maidment所说,“代表了独立印度的转型,代表了1947年印度分治惨案人们动荡的生活” ,当时将近1500万人民因此流离失所。古普塔的作品 “将日常生活与某种更深刻的东西完美结合,背后蕴含的或是影响众多生命的重大事件,或是一股隐形的力量,又或是对新事物以及新地点的憧憬。”
“Everyday Divine” 这场展览着眼于普通印度生活的伟大和渺小之处,着实发人深省。同时它也是策展与命名的一场试验,从观众的驻足阅读到凝视,一件作品换到另一件,这些行为都是评判展览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