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新貌,真正的香格里拉
文章导读
去年一把大火烧毁了香格里拉的“月光古城”独克宗古城,香格里拉百废待兴。灾难的背后是新生的机会,香格里拉在重建中寻找新的可能,他们去除旅游过度雕饰,更加专注本心,将传统习俗、人文精神保留下来,用双手打造从未有过的秘景,成了异乡人的出走天堂。
新版香格里拉
古城新貌,真正的香格里拉
到达恬居·云南香格里拉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出乎意料的是,迎接大家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金碧辉煌的五星级酒店的气派大堂,而是一盏盏酥油灯,在藏式的藏书阁式的厅堂里闪烁,屋中大茶几上摆放着巨型石质茶海,对面饰以尼泊尔风格木门,门上刻有吉祥八宝图案。穿着康巴特色服饰的礼宾员一边帮大家安排行李,一边奉上当地特产的核桃和蜂蜜,那一瞬间,我们卸去了旅途的疲惫,竟恍然觉得到家了。
古城新貌,真正的香格里拉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酒店除了拥有屋顶露台、地面花园等各种开放活动空间,门口还特别开辟“小坛城广场”(坛城在藏语里的寓意就是“心中的日月”),广场上的藏式楼阁里有一面长明藏鼓,两侧排列着刻有六字真言的转经筒,也是完全为当地居民开放的。而恬居的大部分员工都来自迪庆本地,作为传播当地文化的“大使”,他们为客人呈现原汁原味的当地风情,奉上发自内心的待客之道,而每天都有当地的手工艺者、传统打酥油茶的老太太、唐卡艺术教师在酒店客厅做个小型的市集,这里更像是香格里拉的一幅生活画卷,就这样慢慢在你面前展开……
特色精品酒店
反其道行松赞林寺
参观松赞林寺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沿着寺院右边的坡道缓缓地上山,穿过喇嘛的宿舍,绕到山顶的宗喀巴大殿开始参观。这座竣工于1681年的藏传佛教寺院,“文革”期间全被毁,僧人还俗,直到1980年开始重新修复。你要留意寺庙里手写的经文和杰出的绘画。释迦牟尼大殿的壁画内容相当丰富,你可能从未见过年轻的释迦牟尼徒手举大象、射箭穿铜钱的经典名画。
藏民来这里转经、磕头以及在白塔内添加松枝。走出松赞林寺,不要急着离开,而是要到门口不远处的拉姆央措湖看自己的倒影,只要你一探头,野鸭和白鹅们都会飞速渡到你身边,嘎嘎欢呼,以为你是来投食的,它们都是藏民从集市买来放生的。
反其道行松赞林寺
另一个参拜松赞林寺的方法是入住其后山的松赞林卡,大面积的玻璃窗外,松赞林寺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发光,被白色的院墙托着,院墙下,几个喇嘛缓慢地移动,寺院边上的农田,已经有村民背着背篓在劳作,寂静而又神圣。当传统藏式建筑都被改成新型客栈,曾在央视做纪录片的松赞林卡酒店的主人白玛多吉偏偏特意寻觅藏寨规格、雕花、装潢,将其变作特色精品酒店:“这是我的家乡,这里有着很特别的文化,但这些都在旅游发展下慢慢消失,旅客在旅馆醒来,可能不会记得自己在香格里拉,松赞林卡酒店要提供一种缘分,要表达我对藏文化的理解。”
不可错过的还有白鸡寺的观日之旅,由转山的藏民带上山,旅程中除了绝丽的自然风光,最令人驻足的是由数不尽的五色布块堆叠出的经幡阵,挂在垭口或神圣的位置,风吹动一次,祈文就被念了一次。在这里,路上的风景远比终点更难忘。
尼西黑陶村
尼西黑陶村
在云南,一本《消失的地平线》让我们认识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做“香格里拉”,一集《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知道了有一道美味的佳肴叫做“尼西土鸡锅”。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香格里拉并不仅仅有永恒、和平、宁静的美景,尼西土鸡锅的鲜美并不仅仅是因为锅里的那只土鸡,在它们的背后还隐藏着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黑陶。
尼西汤堆村是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一个藏族乡村,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虽然大的地理位置处在香格里拉的富足之地,但尼西汤堆村却地处贫瘠的干热河谷地带,受气候的影响,这里只能够种植简单的粮食作物,像青稞、小麦、苞谷、洋芋之类,其他的经济作物在这里很难种植,尼西汤堆村的藏民一直沿袭着一种古老的手工艺—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黑陶工艺作为整个村落的主要经济来源。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做“香格里拉”
第五代传人扎西培措老人向我们展示了整个制陶的过程,它由尼西汤堆村特殊的三种红土按照特定的比例调配而成,经晾晒后以稻草烧制,据说其墨黑颜色完全是烧制过程中熏染而成的,其塑形只需要在一面平整的木板上即可,不使用转轮,也是其一大特点。
在青稞粉中倒入酥油茶,加入奶酪和糖,用手指搅拌、揉匀,捏成面团,当地人叫它糍粑,入口香软。
参观完黑陶制作,当地的藏民们已在门外晒青稞的架子下升起篝火,准备好当地特产藏香猪、犏牛肉,用黑陶煮土鸡汤,再配上当地高原出品的A3干白葡萄酒,其他村民也拿来自家做的青稞请大家吃,这是一种久违淳朴的接近本质的感情洗礼。
来源:优家画报 编辑:糯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