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机“身份消费”转向“功能消费”
文章导读
中国公务机“身份消费”转向“功能消费” 中国的公务机市场已经经历了10年左右的发展,近几年来,虽然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处初级阶段,但是近几年来的增长势头非常强劲。
塞纳斯奖状x
富豪、政要、明星、昂贵、奢华、神秘……这些词汇频繁出现于近几年来对于公务机的各种报道中。随着“2013亚洲商务机航空大会及展览会 (ABACE)”在沪举行,来自中国民航政府当局和公务机制造商、运营商等各方的消息显示,公务航空作为一种灵活、便捷、快达、私密并可最大化满足个性需求的飞行方式,其消费群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购买行为越发趋于理性化,使用也越发专业化。而中国民航当局在政策引导等方面,也是越来越给力。
“身份消费”转向“功能消费”
中国的公务机市场已经经历了10年左右的发展,近几年来,虽然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处初级阶段,但是近几年来的增长势头非常强劲。
ABACE堪称亚洲规模最大的商务航空盛会,并已成为上海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会展之一。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景逸鸣在会展期间告诉记者,随着公务航空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公务机消费群体正在从之前单纯的身份消费转向功能消费。上海机场是ABACE的主办方之一。
从前,公务机被视为一件巨大的“奢侈品”。相当一批买家是因为身份需要才去买飞机,由于国内的公务机数量本来就屈指可数,成为为数不多的那么几个拥有飞机的人,身份地位不言而喻。不少有身份的人买公务机就是为了“买着玩”。曾有一个富豪在2003年购买了一架私人飞机后说:“各款豪车玩过了,游艇也玩了,现在就想玩玩飞机喽。”
随着公务机的功能越来越被各界人士所认同,买家的观念开始从“买着玩”向“买着用”转变。在大家所熟知的明星中,赵本山、成龙等都有自己的公务机,不用烦恼买机票、误航班以及“被追星”,哪里有商演就随时飞去哪里。大多数使用公务机的商务群体更看重的则是,一天飞几个城市自己说了算,有些边远地区航班量少的机场,自己的行程也不用受制于当地机场的航班时刻,在公务机上处理公务也比航班更方便。
公务航空是通用航空中的一个分支。据介绍,我国使用公务机的群体主要是各部委、世界500强在华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以及演艺明星,主要用于外事访问、商务考察、商业演出等。目前,个人购买公务机,必须有注册的公务航空公司托管。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已成立公务航空企业15家,在册喷气式公务机166架,与2010年相比,企业数量增加9家,公务机增加91架。近两年,公务航空飞行量和起降架次年均增长率均超过60%。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租赁的途径使用公务机,且这一比例正在急剧增加。这从另一角度说明,公务航空消费群体正在趋于理性。
据全球最大的公务机生产商加拿大庞巴迪中国区销售副总裁韩智宇介绍,从1986年庞巴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目前已有90多架飞机在中国运营。根据近期中国客户的订购倾向可以看出,中国公务机消费越来越理性。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像庞巴迪旗下的环球系列等大型超远程公务机受到客户青睐;另一方面,前些年市场热度不高的里尔系列的轻型、中型机订货量也在大幅提升。这说明,中国买家的洲际远距离飞行越来越多,同时中国国内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经济活动频繁、公务飞行量也在增加。而使用合适的机型飞相应的航线是购机者越来越理性的表现。
“民间自发”转向“政府引导”
尽管公务航空业发展迅速,但制约行业发展和企业盈利的因素依然众多。其中,快速增长的运营能力和相对落后的基础保障,成为最突出的矛盾。国务院去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民航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还包括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积极支持国产民机制造。在通用航空中,积极发展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加快把通用航空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务航空发展,针对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民航局于今年 2月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务航空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持续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8条措施。这是民航局首次出台专门规范保障中国公务航空发展的政策性指导文件,并在4月11日在京召开公务航空发展座谈会,旨在改进行业管理,完善基础保障,以实际行动引导公务航空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民航局接下来还将及时研究制定公务航空经营许可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分类运行管理的规章标准,完善配套的监管实施细则。同时,民航局将研究制定公务机场、FBO等建设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和管理。我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在政策指引和规范鼓励之下,将有望尽快走出之前自由无序的状态,而诸如空域管制过严、高空尚未开放、关税负担沉重、维修力量不足、航材配件短缺等制约因素,也将随之逐渐“破冰”。
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民航局将统筹公务机机场布局规划,引导地方政府在基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依据市场导向建设FBO等服务保障设施。在公务机业务总量中,作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北京和上海两地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除北京、上海之外,只有深圳、沈阳、珠海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拥有公务机候机楼。据上海机场集团总裁李德润透露,去年,上海机场公务机航班量超过了3800架次,同比增长12%,占全国公务机场运量的1/3,他预计未来上海公务机运量继续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速。
上海机场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公务航空发展研究,并在虹桥机场建设了集地面保障、维修、托管功能为一体的公务航空专属设施。基地一期建成 3100平方米的公务机候机楼,40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2架C类飞机的机库,2000平方米的维修车间以及零备件仓库附楼,3个站坪机位。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鼓励,作为国内首个具有完整FBO功能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上海公务机基地的知名度和运营量不断攀升,对业界和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上海机场决定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虹桥基地的规模,开发建设集约化、高端化的航空运营保障以及商务配套区,并以虹桥公务机基地为中心,发展公务机全产业链。另外,浦东机场还要兴建FBO设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风尚中国】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风尚中国】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edit#fengs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