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奢侈品  > 艺术&收藏  > 艺术观察

中国油画拍卖的发展脉络与拍卖行的自我修养

编辑:木桥 内容来源: 风尚中国2012-07-10 22:58

文章导读

中国艺术市场最近五六年的迅猛发展,大大拓宽了艺术行业的深广度,职业种类和从业人员都越来越多,对各个岗位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占整个产业最大交易量的拍卖行,拍卖主管的自我修养首当其冲,本文主要聚焦在油画及当代艺术版块。

 中国艺术市场最近五六年的迅猛发展,大大拓宽了艺术行业的深广度,职业种类和从业人员都越来越多,对各个岗位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占整个产业最大交易量的拍卖行,拍卖主管的自我修养首当其冲,本文主要聚焦在油画及当代艺术版块。

  如果将中国油画拍卖的历史分成3段,2004年以前是长达十多年的培育期,苏富比和佳士得率先在港台建立和推动油画市场,嘉德则以一家拍卖行之力维持着内地几乎全部的油画拍卖交易。2004年春到2008年春,油画市场版图迅速扩大,加入的公司越来越多,市场过早的繁荣掩盖了行业各方面的不成熟。2008年秋拍之后,对拍卖公司的考验真正开始,在最近几年市场不断的洗牌过程中,不合格的拍卖行逐渐淡出各方面要求较高的油画拍卖领域,在外界的批评、业内人士的反思与探索中,对这一行业各种陋习的认识日渐清晰。

  比如给予佣金优惠的假拍;如最低估价高于底价(保留价),拍卖师上演水晶灯(明明没人举牌,拍卖师却装作有人在举牌,还不断抬高价格,以吸引真实买家举牌),现场重拍未成交的作品等等直接让买家和现场参与者感觉不诚信、不专业的行为;如拍卖公司内部人员参与顶价或私下买断;如纵容大买家拖款;如同行之间造谣中伤;还有甚至公然售假等等。遗憾的是,不管是二、三线还是一线拍卖行,这些因陋习而生成的顽疾依然难以剔除。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加剧,拍卖公司以往的策略也开始失灵,一群行家和几个大买家已很难长久的托起一个版块,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逼迫拍卖行凝聚自身核心的竞争力,比如在专场上做特色,在招商模式上创新,在宣传上出奇招,在文化价值上做文章,在征件上开疆扩土,在客户培育上形成自己忠实稳定的买家群体。拍卖行的竞争已经从简单的成交额竞争进入了数字、品牌、诚信、特色、责任等综合实力的竞争。

  要完成这些转型和升级,最关键的还是靠人,要有合适的领导者和精干专业的团队。具体到油画拍卖,未来市场对各拍卖行油画主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油画部门负责人的经验、专业度、职业操守、创新开拓能力、工作激情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将决定这个部门的发展前景。

  陈秀玉、衣淑凡、高原等第一代油画主管的使命已经结束(陈秀玉2002年离开佳士得,2010年复出,加入香港苏富比),第二代油画主管在香港顺利交接并顺利发展至今,在内地则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更新换代的变动。2005年以前,在高原之后,中央美院美术史出身的冷林、田恺、伍劲等人均曾担任过油画拍卖主管,但随后又都以各自的方式向经纪人和画廊人的方向发展。2004年开始,两位资深的台湾画廊业人士李亚俐和洪平涛分别入主北京翰海和保利上海油画部门,保利、匡时、诚轩、泓盛等招聘了第一任油画主管,嘉德和华辰实现了第一、二任的交接。在2004-2011年间,苏富比、嘉德、保利、翰海、匡时、华辰、西泠、朵云轩、天衡等公司又更新了油画相关部门主管人选,同时传是、永乐、荣宝斋(上海)等公司则新成立了油画部门并招聘了主管,内地一直未变动主管人选的只有泓盛和诚轩两家。

  在经历了几轮洗牌之后,油画拍卖的长远格局可以说基本水落石出,未来各拍卖公司油画部门在主管人选上应该都会趋向于稳定,在专家和业务团队上则随着发展需求而增加,而“专业性”将成为对拍卖公司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对于如何更专业的做拍卖,现任油画拍卖部门的主管们无疑最有发言权,本期专题的10位受访者都给出了自己理想的答案。希望无论对于同行,还是所有关注油画拍卖的人士,都能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来源:中奢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风尚中国】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风尚中国】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edit#fengsung.com

更多关于:   拍卖 | 收藏 | 油画 | 艺术市场 | 拍卖行 | 嘉德 | 香港佳士得 | 苏富比   的文章

风尚热点推荐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