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收藏界,谁能点石成金?
文章导读
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种奇特的磁场。即使不说话,你也有可能被摄住﹗不是什么大明星、假网红,而是某种 “有影响力”的人。他们即使能研究新的宇宙理论,或者带你移民火星,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不能让我飞黄腾达的事,又有什么用? !
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种奇特的磁场。即使不说话,你也有可能被摄住﹗不是什么大明星、假网红,而是某种 “有影响力”的人。他们即使能研究新的宇宙理论,或者带你移民火星,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不能让我飞黄腾达的事,又有什么用? !
不,其实留意他们,真的有可能让你一夜暴富!这种具影响力的人,在艺术收藏界里往往被媒体、画廊、拍卖行、美术馆、一众藏家、艺术家等密切关注。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有滚雪球效应,影响着其他藏家的购买方向。试想想,当市场也要跟随他们的品味,大家都跟风抢收同样的艺术品,作品价格必当暴涨。在亚洲,能点石成金的明星收藏家,便是台湾国巨集团的陈泰铭(Pierre Chen)、创立K11的郑志刚和印尼Pakuwon Jati集团的Alexander Tedja。
以独到眼光与胆识见称的陈泰铭,与艺术结缘30年。他的名言是“Without art, life would be a disaster! (如果没有艺术,生活肯定会是个灾难。)从喜好、交易到收藏,他愈陷愈深,艺术带给他生活乐趣,也成为人生的另一项志业与不归路。陈泰铭的收藏不仅阵容坚强得叫人难以置信,各艺术家不少经典之作,也都在他手上。 多年来,他的战果丰硕,屡创高价。大家也要好好向他取经!
K11近年可谓势不可挡,令整个中国都变成艺术范儿,几年前,他们把法国最牛逼的画家莫奈带到上海,观众光是排队,已经花了2个小时。其实郑志刚不止火在中国,在全世界也很火!很多世界级藏家和艺术经纪人,都会关注郑志刚的instagram、微博和微信,留意他关注的艺术家、策展人,试图判断下一波收藏界的潮流走向。而神奇的是,可能郑志刚的眼球构造异于常人,或者他的手指头内镶金光棒,艺术家一旦被他看中、算中,就可以直接自我加冕!
Pakuwon Jati集团的主席Alexander Tedja,是印尼二十五名最富有的人之一,亦是当地著名的地产发展商。自80年代开始收藏﹐三十多年来也是战绩标榜。但原来当初最吸引他兴趣的不是艺术,而是电影。他认为电影透过角色、镜头运用、特技、音乐等表现艺术。所以他说自己搞地产发展项目,其实都是表现建筑艺术、设计的渠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他就是牛。
我们现在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收藏界奇葩最近看中的艺术家,尝试在当中窥见市场趋势。大家赶快来学学,说不定三年、五年后,我们这些低端人士,也能变身专家,从此走向高端呢!
Francis Bacon, Three Studies for a Portrait of John Edwards, (1984), triptych.
陈泰铭的眼光,已由时间验证了一切。三十年来,艺术品价格一路飙升,陈泰铭的收藏价值由成天价。但光看看这十多年来的购藏,内里也大有学问。先说说陈泰铭收下的Francis Bacon。 2003年,陈泰铭曾以900万美元在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全场第一高价Francis Bacon三联作;另一幅Bacon的《佛洛伊德肖像三联作》,也以380万美元拍得。当时亚洲的藏家都觉得他有些疯狂,但十年过后,Francis Bacon的《Three Studies for a Portrait of John Edwards》以8,000万美元高价售出,有传此画正是当年陈泰铭以900万投得的三联作。而2013年当Bacon类似的作品在拍场拍出1亿424万美元,大家才恍然大悟,对陈泰铭的眼光相当佩服。
Francis Bacon, 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 1969, triptych. USD142.4 million
陈泰铭的收藏中,最广为人知的是Peter Doig的作品。十多年来,他手上累积的Peter Doig画作之多,可能已使他成为Doig的最大藏家。他爱不释手的有《湖中独木舟》(Canoe Lake) 和 2013年以2,600万美元拍得的《浸没》(Swamped)。
Peter Doig, Canoe Lake, Pierre Chen Collection.
Peter Doig, Swamped, 1990. 价值2,600万美元
除了Bacon和Doig,陈泰铭的收藏名单都是美术馆级的国际大咖,例如,Gerhard Richter、Antony Gormley、Jean-Michel Basquiat、Willem de Kooning、Anselm Kiefer、Cy Twombly、Mark Rothko、Jeff Koons等。目前价格都已上千万美元了。
陈泰铭和郑志刚两位是忘年之交,因为大家的艺术品味相近。两位都有收藏美国黑人艺术家Mark Bradford的作品。 Mark Bradford近几年在西方人气急升,而自从2017年代表美国在威尼斯双年展展出后,一直是收藏界的趋之若鹜的目标 。追溯郑志刚的instagram,会发现他早已贴出Mark Bradford的作品图。而在刚刚过去的Art Basel,郑志刚在IG上载了Mark Bradford一件作品,并配上"#newbaby",表明已据为己有!
Mark Bradford,Boreas, 2007. Mixed media collage on canvas. Courtesy of Christie’s
原来亚洲艺术圈对Mark Bradford的认识很浅,藏家对着他的作品更是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加上Mark Bradford的作品一画难求,有传在西方排队购买的名单极长。然而,在郑志刚和陈泰铭带头下, 亚洲收藏大军开始进入竞夺Mark Bradford作品的行列。早前的春拍中,Bradford的作品更加以 7,625,000 美元高价卖出。根据拍卖行的报告,当晚竞投激烈,而最后成功投得,是透过电话竞投的买家,会是亚洲藏家出的手吗?
同样是美国画家的George Condo,早就出现在郑志刚的收藏名单中。从郑志刚的IG可以看到,他们已是老朋友,郑志刚也经常拜访画家的工作室。今年初更传出他一口气买了数张Condo的作品。而今年五月中,Condo的作品就在纽约佳士得春拍中以6,126,500 美元的破记录价格拍出。其实,2016年Condo的最高拍卖记录只有1,100,000美元,两年来,已翻了六倍!这位61岁的迟暮英雄步进事业高峰,当中也要归功于郑志刚的眼光和对艺术家的力捧 。
说真的,骤眼看看,这位艺术家画的不就是迪士尼的卡通嘛,这也是艺术品?唉,不懂的艺术的,闭嘴!人家现在可已挤身殿堂级大师名列,经常被艺术界与毕加索相提并论!他独到地将迪士尼文化和抽象艺术融合,令小资的艺术和大众文化碰撞。郑志刚相中他,是否因为作品风格和K11品牌结合高档次和流行文化的理念如出一辙呢?
如果Condo的价格已超出你的想像,那我们为大家介绍年轻一点的艺术家Jonas Wood。 1977年出生的Jonas Wood可能是郑志刚最喜欢的艺术家,因为在他的instagram出现次数最多的艺术家就是Jonas Wood,去年他又在微博中撰文分享Jonas Wood的作品,近日更张贴俩人的合照。最近,我们留意到Wood的拍卖价格己骤升至200万美元。但翻查纪录,发现2014年时,Jonas Wood的拍卖纪录一直徘徊在3.8万美元。四年升值了六十多倍!我们又错过了!就因为我们没有郑志刚的眼光,大概只有他才能点石成金!
另一位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英国艺术家Cecily Brown。 2016年也有传出郑志刚购藏了Cecily Brown 1998年的名作《肯肯舞》(Can Can),当时在艺术市场引起一些回响, 因为Cecily Brown作品探讨的女性议题,在亚洲收藏圈是大冷门。但郑志刚的世界观很有前瞻性,在一连串女性运动出现前,已重视女性议题的讨论,并购入Cecily Brown的作品。一些年轻的亚洲藏家也受其影响,喜欢上Cecily Brown的作品。有见于此, 全球最大的画廊Gagosian Gallery也于去年在香港这个亚洲艺术市场中心举办了Cecily Brown的第一次亚洲个展。据说,2016年时Cecily Brown作品的拍卖纪录最高只有48万美元,两年之后,她的作品已经一登龙门,升值十倍,创下了近600万美元的拍卖纪录 。
Alexander Tedja的收藏也相当广泛,包括:Robert Indiana、Jean-Michel Othoniel、Yayoi Kusama等大师。今日无人不识的草间弥生,十年前仍未像现在一样光芒四射,作品最多只是30万美元。但当时Alexander Tedja已经开始收藏她的作品。没想到在过去十五年,草间奶奶的作品竟然暴涨至600万美元!更加成为身价最高的在生女艺术家之一!如果十五年前可以跟随这个犀利哥买入一幅半幅作品,现在再投投资,说不定下一个马云就是你!
同时,Tedja对印尼本地艺术家的提携,也教人津津乐道。二战结束后,印尼宣布独立,随着国家身份认同的兴起,画家如Affandi、Hendra Gunawan等亦以此为题。而当时 Tedja正是这群艺术家的伯乐,收藏他们的作品,令他们可以生活及持续创作,最后更被视为现代艺术的大师。结果他们的作品在由二十多万扶摇直上,轻松升值至100美元。
而印尼最刷屏的艺术家 Christine Ay Toje,2015年时作品的拍卖纪录只是30万美元。那时一众印尼藏家都给力支持,Tedja也在当地画廊的一手市场里支持Ay Toje。去年在Philips的拍卖会上,Ay Toje的作品竟然升值三倍,以一百多万美元卖出,也教人看傻眼了。
唉唉唉,明星级收藏家购入的艺术品,动辄就几百万美元,可不是我们这些低端人士能买得下的,看来我们只有看的份儿。但每一个人都在寻找下一个毕卡索,而每一个艺术家都希望自己能超越毕卡索。掌握讯息、分析资讯,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大家都想知道收藏界这些大咖们的钱都投到什么地方去,记得关注他们的Instagram、微博和微信了。
关键词: 陈泰铭 | 郑志刚 | Alexander Tedja
相关文章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风尚中国】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风尚中国】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edit#fengs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