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手表上的夜光发展史
文章导读
史上第一枚腕表诞生距今恰是200周年,在这两个世纪里,腕表经历了无数次进化,而每一项技术变革都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腕表上的夜光技术便是最有趣的典型之一。夜光只是表盘上的一个装饰,但对于手表来说却非常重要,甚至成为腕表的最大卖点。
夜光表
“镭”光初现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1910年人类方才通过电解的方法获得这种神秘的金属。此后仅仅5年,就由沛纳海应用到产品中,并申请了专利,可谓紧跟时代步伐。
沛纳海最近在新加坡开出的全球最大概念店里,挂着一只大壁钟,这只钟展示了沛纳海腕表独特的“三明治夹层式”表盘结构:以两个相同的表盘片层夹着 Super-LumiNova夜光涂层,用以显示指针和数字刻度。
夹层构造可将夜光物料置于表盘中的刻槽内。采用三明治夹层式结构的表盘由两个重叠的圆盘所构成。下方圆盘上放置了大量的夜光物料,其光芒从上方圆盘上对应的镂空小时标示和数字处透射出来。
如此一来,大量的夜光物料产生较大的光芒就能够借由这样的设计透出,呈现最大程度的辨读性能。即使处于水底极幽暗的环境,也能确保表盘刻度清晰易读。
在沛纳海的官方网站上,列出了引以为豪的三件专利,第一件就是对应Radiomir 夜光技术的英国专利GB191512270。沛纳海当时的当家人Guido Panerai 研发出了Radiomir夜光技术并于1915年8月25日申请了专利。
这项技术为什么叫Radiomir,原因就是使用的放射性发光材料是镭(radium)。镭的所有化合物都具有放射性,镭拉丁名字Radium就是放射性的意思。
镭的性质并不稳定,大概1600 年就会衰变成为氡,正因为不断衰变,会自身发出淡蓝色的光。上世纪30年代生产的第一代沛纳海Radiomir Ref. 3646,也因为采用了向劳力士定做的“加州面”表盘,而被称为“Rolex Panerai”。
手表上的夜光元素
材质更迭
虽然放射性元素会对身体带来伤害,但镭被用作表盘照明材料持续了40多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新材料出现。如今已经不再使用放射性元素镭,但为了更加体现复刻的味道,设计师特将夜光材料进行了做旧处理,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复刻表款上出现了偏黄色的夜光效果。
1949年沛纳海的另一重要夜光技术Luminor也申请了专利,内容为使用另一种放射性材料氚,作为发光材料。这种技术更安全,但仍然有时间上的限制。
镭和氚这两种材料都属于自发光型夜光材料,不需要从外部吸收能量,就可持续发光。氚的半衰期是12.5年,也就是说,氚制作的夜光的有效寿命大约是十多年。过了十多年,氚开始老化,变黄,逐渐失去了夜光的效应。
当前的腕表多选用具有更长余辉的材料,比如目前主流的Super-LumiNova,只需接受30分钟的照射,可以持续发出8个小时的绿色光。这种材料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它的主要成分是铝酸锶盐,加上稀土族的镝之后,只要在光线下照射数分钟,就能持续发光数小时。
劳力士夜光表
劳力士的夜光表盘显示,选用的是一种创新的荧光材质Chromalight。所谓“Chroma”即是“色度、饱和度”,这种材质发出蓝光,被运用在一系列劳力士专业蚝式表款的指针和钟点上。
与一般标准的荧光材质相比,Chromalight的发光时间几乎延长一倍。其发光强度更能在完整潜水过程中保持稳定,并维持超过8个小时。 2008年,劳力士在其防水深度达到3900米的潜水员专业腕表蚝式恒动DEEPSEA上首次应用了Chromalight荧光材质——蓝光莹莹,俨然成为劳力士潜水腕表的标志色彩。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风尚中国】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风尚中国】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edit#fengs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