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奢侈品“保鲜”比文化历史更重要
文章导读
不久前,许多媒体爆出“世界最大的顶级奢侈品集团LVMH与澳门富豪何鸿燊旗下的澳娱公司合作开发集奢侈品经营、高级办公楼等为一体的‘尚嘉中心’,进军中国商业地产”的消息,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吴越为此特意约见了记者。
不久前,许多媒体爆出“世界最大的顶级奢侈品集团LVMH与澳门富豪何鸿燊旗下的澳娱公司合作开发集奢侈品经营、高级办公楼等为一体的‘尚嘉中心’,进军中国商业地产”的消息,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吴越为此特意约见了记者。
在恒隆广场的办公室里,吴越字斟句酌地对记者说,那只是LVMH的大老板阿诺先生和何鸿燊先生之间的合作。“这些大老板除了上市公司外,还有其它业务,就像阿诺先生私人投资家乐福,就绝对不能说成是LVMH投资家乐福”,这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吴越希望通过媒体,把事实清楚地传达给更多的受众。
与此同时,对于“奢侈品”这一概念,吴越也“咬文嚼字”地表述了他的认知。
“中产阶层”的消费品
记者:不少报道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已然成为一个奢侈品消费的大国和希望所在,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吴越:奢侈品永远是“中产阶层”的消费品,但不是大众的。大家觉得今天国富民强了,中国有很多人在用奢侈品了,可真的有那么多吗?我个人认为,不要说其它高端消费品了,就算平均价格不过几百元到上千元一件的高端化妆品,现在也只是有上千万人口的消费群体。相较于13亿的人口,其实仅占很小的比例。“
新富”有贬义的成分
记者:很多调查与报道提及,中国的奢侈品用户阶层是“新富”阶层。你怎么理解“新富”?
吴越:在我看来,“新富”其实有些贬义的成分在里面。但“新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值得被夸大。
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倒很严重:好像身价非得到了什么水平,才够格购买奢侈品,其实并非如此。所以,我常说人在满足了温饱之后,买一支唇膏、喝一杯美酒,这也是在消费“高端奢侈品”。奢侈品的消费是没有限定深度和广度的。奢侈品不一定是你“需要”的,而是你“想要”的。“奢侈”是个中性词
记者: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消费“奢侈品”,但 “奢侈”二字却常常被人回避或替代,你怎么理解“奢侈”二字?
吴越:我觉得这需要咬文嚼字一下。“奢侈”这个词目前在中国来讲,似乎有负面因素存在。所以,不少人老是想找个别的词来替代。但它的英文“luxury”其实是个中性词,根本没有褒贬之分。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有时是我们自己想得太多了,有点用力过猛之嫌。人人有权奢侈,就好比享受“美酒”很美妙,“酗酒”就不好了。但请不要把“酗酒”和“美酒”本身连同起来。
“保鲜”更重要
记者:常常有人在顶级奢侈品牌前用一个词——“殿堂级”。似乎历史越悠久,品牌越高贵,你怎么看待这种理解?
吴越:不少人对品牌有个认知误区:某品牌有多少年历史了,就一定很了不起。你以为这就是它成功的全部原因?品牌的文化历史很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的“保鲜”。光是有历史的话,那就进博物馆吧。
记者:那么,推动奢侈品产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动力是什么?
吴越:“变”是最根本的,这是奢侈品产业的生命力所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消费品行业,主要的动力永远是年轻人。比如,我以前从事流行音乐产业,这个行业最恐怖的事,就是你的音乐与客户一起被淘汰。因为年纪大的人,消费冲动会越来越弱,那时你跟他们越紧密,就越来越不可能旺盛地生存。有些人会说:我年轻时喜欢某某品牌,现在不喜欢了。你以为这是对品牌的伤害吗?我看不见得。对品牌最大的伤害是年轻人不喜欢了。品牌经营靠“农耕”
记者:一个集团齐聚了60多个世界最顶级的品牌,靠什么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吴越:品牌的论资排辈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它都是靠业绩做出来的。品牌的经营其实是用“农耕”的方式,也有它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不是工业化的运作,也没有公式化的套路。如果有套路,我们集团有60多个品牌,为什么不全是LV呢?这些品牌齐聚在一起,靠的是个性,它们之间的竞争反而不是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