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艺术:画中棉情 棉里画境
文章导读
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常被人称为“服装画家”,他曾说:“时尚和艺术两者之间有一层半透明薄膜,这让它们看上去很近,其间却有叫人窒息的距离。” 时尚和艺术作为交融最多的两个领域,一直以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艺术家都会从fine arts中获取灵感,消化并再以特有的方式呈现出自己想表达的意境。而棉,几百年来凭借自己强大的融入感渗透进了时尚和艺术两个领域,一根根的棉丝如同线索一般,成为了我们纵古观今的不二选择。
名画中的浓情“棉”意
如果你认真观察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壁画,你会发现一种紧身筒形服装——那就是卡拉西利斯(Kalasiris)。它是一种无纽设计的短袖长袍,以亚麻或者棉等天然纤维制成,手感轻柔,男女皆可穿着:男子系腰带或以衣襟扎于腰际,女子则系结于胸前。卡拉西利斯简洁、舒适、耐穿又不失美感,很大程度的体现了古老人民对于棉麻天然材质完美运用的智慧。
古埃及壁画上身着Kalasiris的妇女
在哥特袍风靡的14世纪的意大利,也出现了一款同Kalasiris一样,没有被性别禁锢的自由服饰——科塔尔迪(Cortardir)。它一般选用棉或绒为主要材质,再在肘部增饰一条名为蒂佩特(Tippet)的7~8厘米织棉装饰带,来勾勒流畅的线条,凸显自然垂坠感。杨·凡·艾克画笔下的《阿尔诺菲尼夫妇像》中,阿尔诺菲尼夫人穿着的便是一身墨绿色的科塔尔迪式服饰。这件从腰至臀剪裁合体的袍服,在腋下被一条金色系带系紧,勾勒出她孕期的形体曲线美,让后人对这张可能的“婚礼肖像”产生无数有趣猜想。
身着Cortardir的贵族男女
名画《阿尔诺菲尼夫妇像》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门开始追求自由和个性,涌现出一批以女性肖像画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汉斯·梅姆林的《玛丽亚·巴隆塞里德像》是其中的代表作,画中的女子目光如炬,深色长裙配以素白棉领,黑色的抹胸与棉质埃宁帽相得益彰:画家对棉质衣物大面积的描绘,令整幅画作呈现出柔和的质感,展现出温婉而又坚毅的女性形象。
汉斯·梅姆林的《玛丽亚·巴隆塞里德像》
波希米亚王后伊莉莎白·斯图亚特肖像
弗朗斯·哈尔斯作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16-17世纪文艺复兴末期,一种叫做拉夫(Ruff)的领饰开始流行起来。它呈车轮状造型,周边是8字形连续的褶襞。17世纪的王公贵族的肖像画里,Ruff可谓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其特有的视觉上拉长脖颈的效果和精巧的设计,仿佛赐给了画中人天鹅般的高贵仪态。看着拉夫(Ruff)如此轮廓鲜明的设计感,你肯定想不到它是用上了浆的细棉布制成的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风尚中国】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风尚中国】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edit#fengs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