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软件“嘀嘀和快的”的出路在哪里?
文章导读
打的软件“嘀嘀和快的”的出路在哪里?最早的打车软件运营商——易到用车在2010年9月正式上线,模仿美国的Uber在国内开展打车软件的运作,但是被人质疑有“黑车”的嫌疑。到了 2011年底,国内基于出租车的打车应用团队开始出现,并涌现出一批运营服务商,在经过了几轮的市场拼杀后,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两大寡头——嘀嘀和快 的。不过随之而来,对于市场乱象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在此时借此进入。
“我很少用打车软件,现在忙,不方便说话。”电话被袁司机挂断,而就在几天前当我乘坐袁司机的出租车时,司机师傅还热情洋溢地向我介绍打车神器的种种神奇,外加如何最省钱攻略,当时车窗前方正架着司机师傅的手机,方便司机随时“抢单”。
然而,短短几天时间,从夏天到冬天的变化不仅仅是这位司机师傅的态度,还有上海打车软件应用情况的微妙转变,随着上海市政府整治消息的公布,在打车 软件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波澜,而除上海以外,北京、沈阳等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此外打车软件被陆续“招安”和当地的电召平台对接。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市场上的这场打车风潮并没有因为政府的介入而平息,而从2011年底开始进入预热阶段的打车市场,在2013年一度成为最热门行业,进入2014年是否能够依旧风光无限?
最早的打车软件运营商——易到用车在2010年9月正式上线,模仿美国的Uber在国内开展打车软件的运作,但是被人质疑有“黑车”的嫌疑。到了 2011年底,国内基于出租车的打车应用团队开始出现,并涌现出一批运营服务商,在经过了几轮的市场拼杀后,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两大寡头——嘀嘀和快 的。不过随之而来,对于市场乱象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在此时借此进入。
“政府做法很赞成,自从有了打车软件,上下班高峰无论是拦车、电调,还是打车软件都叫不到车!拦车,路上都是疾驶的空车没人停。”网友 “zhanghj”说。打车加价、司机忙着抢单忽视行车安全,老人、病人、不使用打车软件等人群打不到车等备受诟病,其中对于加价行为的不满在消费者中的 反馈最为强烈。不过市场的需求依旧在,即便是政府在随后介入。
对于政府干预打车软件,吐槽的人也不在少数,首先是司机怨声载道,认为第三方打车软件是符合供需双方利益的好东西,只要用车的满意,开车的乐意,一桩你情我愿的好生意,管理部门没有足够的理由棒打鸳鸯。
其次用行政命令将第三方软件公司强行纳入监管,名义上是和出租车公司电调平台开展合作,共享数据和业务,实际上是强行分利。
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市场经济就该让市场来调节,政府监管过多不妥。
而更为戏剧化的是,上海交管已经明文规定,从3月1日起,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使用手机等终端设备。然而实际情况是在这一天 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打车软件依旧可以照用不误,只是为了暂避风头司机师傅们在自律情况下有所收敛。司机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真的要管,就去管打车软件嘛,让它们早晚高峰不能下单不就没人能抢单了吗?管我们有什么用?只要能下单,肯定有胆大的会去抢的。”
北京方面,首批冠名96106的4款“官方”打车软件也已经上线4个多月,但由于不能加价招车,均被司机们弃之不用。
而除了北京、上海、沈阳等少数地方对打车软件提出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地方尚未对打车软件有任何的表态,打车软件运营商们依旧在加快跑马圈地,这场打车软件盛宴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