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奢侈品  > 腕表  > 腕表收藏

SEIKO(精工)吹拂百年的神风

编辑:骈邑先生 内容来源: 风尚品位2014-03-14 12:31

文章导读

SEIKO制表百年的历史之于人类数千年的计时文化不过片段,但它是在最精华的阶段加入行列并跃升国际舞台,跨足机械与石英丰富的产品线让它成为国际知名度最高的钟表品牌之一,更是几乎所有表迷认识高级钟表的第一位领航员。

一世纪时计物语

SEIKO制表百年的历史之于人类数千年的计时文化不过片段,但它是在最精华的阶段加入行列并跃升国际舞台,跨足机械与石英丰富的产品线让它成为国际知名度最高的钟表品牌之一,更是几乎所有表迷认识高级钟表的第一位领航员。

「永远领先一步」

对日本而言,腕表是人在入学或进入职场时,会收到的纪念礼物,因此一只腕表不仅是用来当作时间参考的机器,或是手腕上的装饰,更是象征着进入另一个新阶段的里程碑,是标志着人生重要时刻的纪念品。2011年SEIKO才刚度过其创立130周年的大庆,而2013年则是品牌制作腕表的100周年,现代对于钟表这个古老发明来说或许是陷入了停滞的胡同里极欲求新求变,但对SEIKO而言,在这个制表百年的里程碑面前,才正是品牌高峰的开始。

品牌创办人服部金太郎的名言:「永远领先一步」,或许可以道尽了SEIKO品牌的发展原则与核心精神。从第一只日本自制座钟、怀表到腕表出发,成为日本第一的钟表厂,之后和国际接轨,六○年代横扫瑞士钟表界「最好的十年」过后,转战石英表为主力,所标榜的高科技研发,同样推出了多只世界首创的先进腕表。魔术杠杆、SD机芯、Kinetic人动电能,SEIKO的领先一步并非是力不能逮因此无法超前更多,只愿意领先一步,发挥了比对手更成熟的远见,却又能够与时代产生连结。毕竟再卓越的技术、再新颖的发明,若与时代脱节,就无法成为人们愿意时常使用的产品,那恰当好处的一步距离,就是SEIKO以人为本的证明。

由技术开端到领航

1913年由SEIKO的前身:SEIKOSHA(精工舍)制作的日本第一只国产腕表Laurel发售,表径29.6mm,圆形的表壳依稀可看出由怀表过渡的影子,由于以当时技术水平来说,生产腕表仍极为困难,因此怀表每日约可生产200只,而Laurel每日产量仅约30只。当时日本国产表的质量仍比不上外国表,加以当代民众对于「佩戴时间」的观念和需求并未建立,因此并没有造成轰动销量。但SEIKO的制表水平逐渐受到肯定,三○年代日本官方采用SEIKO生产的怀表作为火车表,二战期间也征召SEIKO制造军用时计以及海上船钟。战后的日本经济飞速成长,手表逐渐成为生活普及品,SEIKO在1956年首次生产自动上链腕表"Automatic",这款表当时的售价是1万3500日元,相对于当时大学毕业的银行行员薪资约1万日元,可说是相当高价。

之后日本东京被选为1964年的奥运主办城市,SEIKO被赋予了大会官方计时的任务,在日本国内由日本自制腕表来担任计时的这份荣耀,同时也刺激了技术的开发,包括1964年第一只日制计时码表"Crown Chronograph",以及成功将原本大如冰箱、移动困难的石英钟,缩小至约3公斤、能够便利移动的桌上型石英钟,并运用在同年的东京奥运,在石英研发方面的纯熟,后续更延伸出1969年SEIKO的世界第一只量产石英表。SEIKO在高科技方面的研发展现了卓越创意与技术远见,石英风暴后全心投入石英表产品,九○年代可收看电视的TV-Watch、能输入电话簿、住址和1个月行程并附计算机功能的掌上型电脑系列腕表,将生活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意,正是SEIKO能领衔表界的原因之ㄧ。

创办人服部金太郎

被尊称为「日本时计之王」的服部金太郎实至名归,他一手将日本钟表带进国际市场,造就百年的SEIKO基业。

强大的全线自制产能

集团目前拥有SII与SEIKO EPSON二大钟表子公司,完整的垂直产能,让SEIKO放眼全球市场也能维持独立自制研发的优势。

叩关国际

六○年代是全球机械表发展的一大高峰,当时举办的多起天文台竞赛就是各品牌竞逐技术的舞台,包括瑞士的日内瓦、纳沙泰尔与纽沙特、法国贝桑松、英国皇家天文台等,无论是天数或是误差值规定都比现今的C.O.S.C.认证来得严格,而SEIKO也在当时创下了「最好的10年」,它打进了西方钟表的象牙塔内,让国际见证到这个远东钟表品牌的实力。

开始挑战天文台竞赛的SEIKO,成为第一个非瑞士的参赛国;1963年参加瑞士纳沙泰尔天文台计时竞赛在小型石英表项目得到了第10名,1964与1965年的排名都在百多名。1968年纳沙泰尔天文台竞赛宣布停办,并迟至隔年才公布成绩(据闻SEIKO在该次比赛中得到第2名以及第4~8名),同年SEIKO转战日内瓦天文台竞赛,包办了最佳机械表中的第1~7名,(最佳表款中前1~3名为瑞士CEH公司的石英机芯表,第4名是SEIKO的机械表,而第5~10名同样都由SEIKO包办,因此实质上是机械表的最佳成绩),获得「最佳机械腕表」首奖。

除了横扫竞赛的成绩,因为天文台竞赛不少表款都是为参赛而打造的特殊规格款,较少真正被拿到市面上贩售,但SEIKO就是其中之一,它的R45机芯后续延伸出在市面贩售的4520和4580,它的精准不是专为刁钻的参赛才量身打造,而是贯彻于品牌核心的经营理念。

超越瑞士的自律规格

1960年第一只Grand Seiko推出,搭载手动上链机芯Cal. 3180,以挑战当时普遍认同的瑞士天文台腕表规格为目标,表壳为厚达80微米的套金处理,是当年SEIKO最高级的腕表。发表当时其售价为2万5千日币,是当时的上班族一般月平均收入的2倍,价格并不可亲,但仍然受到市场欢迎。为了挑战天文台竞赛作准备,当时每一只Grand Seiko腕表都必须通过15天的GS规格认证(GS Standard Official Approval), 经过6方位与3阶段温度测试,才能附上「步度证明书」贩售。1968年SEIKO在天文台竞赛大出锋头之后,旗下高阶机械表产品分为King Seiko和Grand Seiko二个子系列,并分为45系列和采36,000高震频的61系列,并且再自行开发出了一套V.F.A.标准(Very Fine Adjusted),这种「Grand Seiko特别调校款」的精准度平均月误差在正负1分钟之内,可说是达到了机械表精准度的极致。今日的SEIKO同样不受限于C.O.S.C.瑞士天文台认证的日差+6~-4秒标准,1998年重新制定的新GS规格须连续测试17日、在6种方位与3阶段温差条件下,静态平均日差在+5~-3秒内,方能获准上市。

今日的SEIKO

七○年代的石英革命由1969年SEIKO的Quartz Astron 35 SQ率先冲线拉开序幕,之后瑞士品牌也合作开发出"Beta 21"石英机芯,石英表的高精度让之后至少20年机械表业界大幅衰退。时势所趋SEIKO当然也无法置身事外,遂开始将研发重心转移到石英表,机械表产品相形没落。直至1998年Grand Seiko卷土重来,以经典复刻的干练形象专注在实用、洗练的风格,一者是当时机械表市场又逐渐受到瞩目,同时也为了符合市场其他族群对商品的期待。但为了不违背过去的造型原则,主要还是大三针为主,因此GS上目前最高阶的功能仅止于两地时间,高端技术则是集结在1974年成立的贵朵。

被表迷们认为物超所值的GS,包括游丝在内的全线自制产线,展现了机芯研发方面的强劲实力,其日式制表的风格,更在表壳与表盘的打磨上展现精致的细腻质感,剑针、钻石切割时标等细节,可说是将一只表的可能做到最好。再者GS的产量不高,因此在二手市场一直都能保持相当出色的保值价格,行情甚至可以和劳力士平起平坐,一些特殊款式如Hi-beat 36,000转的限量款,在二手市面上甚至几乎是没有流通的,只要入手,就不会轻易再割爱,可见表迷钟爱的程度。

天文台竞赛横扫千军

六○年代天文台竞赛盛行,SEIKO不仅是第一个瑞士以外的参赛国家,更在1968年夺得了佳绩。图为该年Suwa Seikosha(诹访精工舍)参赛日内瓦天文台竞赛的检测成绩状。

大师名匠辈出

SEIKO厂内不乏国际级人才,八○年代曾连续5届夺下技能界奥运《世界职业技能竞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时计部门的冠军,图中现任职于长野SEIKO EPSON时之匠工坊的小松郁清即是其一。

观古、鉴今与展望未来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SEIKO不过是它的局部片段,在手表表盘出现"SEIKO"之前又是另一个故事;而回溯到更早的17世纪,江户时代的日本独特的计时方式更是富含东方风雅。此次有幸参访SEIKO博物馆,重回百年前的怀旧感,让人感受到身处时光洪流间自身生命的微小。改建一新的博物馆

此次SEIKO制表百周年的参访重点包含SEIKO博物馆(The SEIKO Museum)与品牌的二大表厂,其中SEIKO博物馆位于东京都墨田区,搭乘往浅草方向的地铁即可到达,距离最近的车站仅需步行8分钟,参访无料但须事先预约,邻近还有浅草雷门与晴空塔这二大著名观光地标,座落在古老庙宇以及现代高塔建筑如此微妙共存的地段,这座博物馆本身其实就是古今时空的交会点。

博物馆前身为1981年庆祝品牌百周年而成立的SEIKO时计资料馆(The SEIKO Unstitude of Horology),专门收集并保存各种和时间、计时相关的研究素材及仪器,本刊在2009年也曾前去采访,当时的资料馆还只算是地方性的小型博物馆,馆方还特地为我们公开了原本不对外开放的馆藏室与文档室。

2012年时计资料馆经过大幅改建后,改名为SEIKO博物馆,更具系统性地整理出藏品,提供访客参观的空间也扩大,一楼展出计时工具的进化历史以及与运动竞赛相关的时计,二楼则是和SEIKO相关的历史产品以及古老的和时计(Wadokei),所藏钟表多达1万2000多件、相关书籍约有8000册,甚至还不乏海内外孤本,极为珍贵,但碍于空间之故,展品只有陈列出600余件。在众多馆藏中关于SEIKO品牌自身的历史钟表当然是独家地完整与全面,另外为数不少的各式和时计藏品,更是放眼日本全国也堪称珍贵的收藏。

SEIKO表诞生之前

SEIKO品牌制表的历史虽说是从1913年开始算起,但在这之前创办人服部金太郎(Kintaro Hattori)已经将SEIKO发展成日本第一的钟表厂了。服部金太郎13岁时看到住家附近的钟表店营业情形,当时虽然是阴雨天气,理论上客流量会比较少,但是店内的销售员仍然忙碌于钟表修理的工作,这让他发现钟表的获利除了销售商品之外,后续的维修服务同样有庞大需求而且也可以赚取利润。

1881年,21岁的服部金太郎在自宅附近的京桥区采女町创立了「服部时计店」 (K. Hattori),初期以钟表维修以及销售二手钟为主要业务,之后开始在横滨与洋人交易,进口国外的钟表来贩售。当时的日本因为对货款的月结制并没有严格的概念,因此大多商家对于延后付款并不以为意,但服部秉持着诚信的原则,每个月都将货款缴清,让他获得了外商的信任,得到更多交易机会。也因此虽然一开始店的规模很小,但他仅花了6年的时间,就将店址迁到银座的主要街道上。

服部的名言「永远领先一步」固然是现今SEIKO制表的精神原则,但也正简洁地阐述他过人的生意眼光。服部时计店起初专营维修,之后他率先向洋人购买钟表再批进来贩售;当同业发现商机也纷纷向洋人购表时,服部便开始自行制造钟表;1892年他在本所区买下一座废弃工厂成立「精工舍」(SEIKOSHA),由吉川鹤彦担任技师长开始自制之路,也等同于开启了近代日本的钟表史。从钟表的贩卖、维修到自制生产,服部展现了大胆的经营策略和坚强的执行能力,1892年精工舍生产第一座挂钟、1895年生产第一只自制怀表"Time Keeper"、1899年推出闹钟,这个远东的钟表品牌就这样点滴地土法炼钢,累进实力。

与自然同步的和时计

博物馆内另一大珍稀收藏,则是日本古老不定时法的和时计。现代人理所当然地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但在日本江户时代采取了截然不同于西方时制的不定时法,将一天分成12个单位,日出到黄昏分成6单位,日落到夜晚也分成6单位,并以12支和数字来表示时间。因为一年中根据不同季节节气,日出日落的时间有所差异、每天日夜长度也都不同,因此白天的一个单位和夜晚的一个单位会是不一样长的,甚至夏至的丑时和冬至的丑时实际上所指也是不一样的时间。

针对这种计时法所制作的「和时计」,是日本相当独特的传统时计,虽然就现在来看这种不定时法是不科学且不准确的,但却符合当时生活所需,而且能够因应农作需求根据节气不同来变化日夜长短(一年共24节气,因此约15天变换一次);再者时计必须自动辨别日夜以转换作动速度,在此就可见识到当时工匠的技术。

日本最早从欧洲传入钟表的纪录是在1551年,传教士圣芳济.沙勿略为获得在日本的布教许可,因此向当时最有权势的贵族大内义隆献上自鸣钟以及眼镜。当时传进来的自鸣钟已经是1天24小时制,但相对于采用不定时法的日本,西洋钟的出现对时人来说仍是新奇成份居多,并未受到重视;直到日本锁国结束,明治时期□制革新(公元1873年)改采1天24小时的定时法,不定时法才正式消失,和时计也急速没落。这种因应独特计时法诞生的时计在钟表史上犹如昙花一现,成为博物馆中珍贵的馆藏品。对未来的奇想

追溯古老记忆的同时,馆内也规划了关于未来时计的概念式发想,例如能够在水中成型的数码时间显示、或是转开扭蛋胶囊就会显示时间的蛋纸等,虽然占地不大,却提供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时间流逝的本质不变,但透过不同的呈现平台媒介,带来更丰富的乐趣。

SEIKO博物馆外观

位于东京都墨田区的SEIKO博物馆,搭乘往浅草方向的地铁即可到达,距离最近的车站仅需步行8分钟,参访无料但须事先预约。

完整且系统性的馆藏

原时计资料馆经改建为更有系统性的博物馆,现代化建筑外观之下收藏的是SEIKO百年以降极富历史意义的古董时计以及相关文献。

盛行于日本江户的和时计

SEIKO博物馆馆藏的和时计呈现出过去另一种描述时间的方式,它是钟表史上失落的一页,却也是最具特色、最让人回味再三的章节。

SEIKO各阶段表款

馆藏重点之一即是极为完整的精工时计,从服部金太郎草创时期开始到现代,详尽的款式必定让表迷欣喜不已。

SEIKO博物馆内的香时计

在盒内放入线香焚烧再从烟所飘出孔洞位置来判断时间的香时计,兼具香气因此非常文雅,常用于庙宇或会议场合,艺妓也会以此来估算钟点费。

今日研发基地

和瑞士制表文化截然不同,SEIKO的制表精神就是职人的精神。即便在现代表厂自动化制程的协助下,SEIKO仍然一定程度地讲究手工打磨、抛光,表壳与剑针分明光亮的棱角,就像是威武不能屈的武士傲骨。独树一格的日式制表

当全球钟表业界几乎都为了Swatch Group提供机芯减量的政策人心惶惶、躁动不安,有个品牌能够完全地独善其身;当各大品牌都在为了镀上"Made in Swiss"这块金字招牌大手笔迁厂、收购,有个品牌大而皇之地置身事外。SEIKO就像是激流里的一块巨石,时代激流的冲刷会让它改变呈现的角度,但却不会动摇它追求精准与完美的基础。而SEIKO能够如此强大的原因,其强大的垂直生产能力是最有力后盾,它是全球少数具有100%机芯自制能力的表厂,从最细微的零件、齿轮、游丝、擒纵结构到表壳制作、组装均不假外求,当我们看到"Made in Japan"时,专属于日本文化中几近龟毛挑剔的纤细、讲究,也在表款工艺中一一流露。

盛冈与盐尻二大表厂

目前SEIKO主要的表厂有两座,一是位于日本岩手县盛冈森林成立于1970年的Morioka SII盛冈精工电子有限公司,厂内约有550名人员,以生产机械表机芯零件与组装为主,另部分厂房以全自动方式生产石英机芯。其中专事高级时计制造的「雫石高级时计工坊」从研发设计、零件生产、组装微调到最后阶段的测试,均可以在工坊内独立完成,是全日本唯一独立整合制造的机械表工坊。除了机械硬件的完善,工坊并由多位日本国宝级的制表师大平晃、樱田守与照井清等人领军,9S系列与68超薄系列机芯则是分别由平贺聪、斋藤胜雄等首席制表师带领负责高级表的开发设计组装与制造,年产量约10,000至12,000只。

另一大表厂则是创立于1942年的SEIKO EPSON精工爱普生,除了大众熟知的打印机、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线,其钟表营运事业部门:盐尻事业所共有员工数达600名,以生产组装机械钟表机芯为主,包括人体动能、石英表、Spring Drive、GPS等都在此研发组装。由于旗下相关企业众多,精密电子科技与高级钟表的技术资源便能共享,例如Astron GPS腕表上所搭载的多项崭新技术,如环形天线、太阳能面板、电池充放电保护机制等,据知原先其实是计划为了应用在手机产品而研发,但现在也可以使用于腕表上,相互的技术交流,让SEIKO腕表能够拥有比他牌更新颖的前端科技。厂内分为信州制表工坊、成表部门以及机芯组装部门。其中信州制表工坊中的「匠(Takumi)工坊」乃组装Grand Seiko和Credor所用的Spring Drive系列及高级石英机芯系列、珠宝工坊则专责贵金属加工、微型艺术大师工坊则是投入顶级机芯的手工制作、组装和调校,亦投入研发与技术设计,如贵朵的小自鸣腕表即是在此诞生。

SEIKO于研发方面,透过平式砂轮抛磨表壳金属,让亮面反射物体的变形度减低,另外以钻石切割的高辉度时标与指针也是提升表款质感的关键,当看到厂内制表师们几乎要像是土法炼钢般,一根一根指针细心检查、一枚一枚时标逐一打磨,不禁想着何以要作到如此程度,然而诸如此类细节,同时正是表迷们始终愿意给予SEIKO高评价的原因,日本传统工艺匠人的敬业与投入令人钦佩,而SEIKO现不过是将其用于钟表产品上。

自信展望下个百年

此次参访本刊获得机会专访SEIKO社长服部真二,言谈间他流露出SEIKO对未来前景充满自信却又谦逊无比的态度。日本另外一个厂商CITIZEN透过并购瑞士钟表品牌获得了相关产能与技术,对于SEIKO来说是否有类似的策略联盟会进行?服部先生表示,在SEIKO制表的历史上零件自制是品牌向来不变的方针,目前负责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均相当充裕,垂直整合生产体系完整,因此尚未考虑收购其他厂区的类似案子。不过他也语带保留地说,虽然现阶段看来并没有相关计划,但现在市场动态变化太快,未来若有良好机会是否会因应现况有所动作也不一定。

面对市场他牌如天梭、美度,纷纷针对美金1000元以下的表款提供更多价值,SEIKO也不遑多让,2010年就为了入门机芯做了很多开发,比较Dress的表则是针对中国推出Presage,运动潜水则有SEIKO Spirit,或是在欧洲相当受到欢迎的Sportura,甚至500美金以下的子系列也相当丰富,这么多细腻的产品线就是为了因应各国市场的喜好需求。而日后Grand Seiko也会专注于经典、实用的路线,进一步的高复杂工艺类则持续推在贵朵,由精工爱普生表厂专研的SpringDriver机芯为出发点,专注在无声、滑针和精准的基础之上,去开发诸如小自鸣和三问等高复杂工艺。

服部先生同时也针对日本近期经济时事做出回应,包括2014年4月起日本消费税将从5%增加至8%,涨幅势必会反应在商品的零售价上,SEIKO是否预估对销量会有什么程度的影响?服部先生表示,正因不久后新制开始实施,所以反而很多顾客会趁尚未调涨前积极抢购,促成了另一番的业绩成长。此外2020年的第32届夏季奥运将由日本东京主办,回顾1964年的东京奥运SEIKO以石英时计方面的突破享誉全球,目前虽然因为距离赛事举办还相当久,所以还没开始筹备确切的行销细节,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支持这项日本的国际盛事,SEIKO一定会推出不少相关商品;再者SEIKO在运动表款持续都有强打力作推出,而且也是足球、马拉松等多项国际赛事的官方计时,因此势必会积极投入,也请诸位表迷期待。

绿意中的SII表厂

岩手县盛冈森林中座落着以雫石高级时计工坊为首的SII表厂,是全日本唯一独立整合制造的机械表工坊,如2013年新发表的44GS复刻版便是在此生产。

制表中心大师坐镇

工坊有大平晃、樱田守与照井清等国宝级大师坐镇,但在前次造访时算都退下第一线改为指导角色,目前也交由新代制表师接手。

深藏不露的表厂一隅

SEIKO EPSON内的微型艺术大师工坊(Micro Artist Studio)占地大小其实就如一个楼梯旁的隔间,但在此却能开发出三问等最顶级的腕表。

「匠」工坊的达人之心

盐尻事业所信州制表工坊内的匠工坊投入SD机芯与高级石英机芯的组装研发,在机械制程的协助下仍讲究手工的打磨成表。

SEIKO社长服部真二

身为家族第四代,服部真二传承着自创办人服部金太郎以降的制表初衷,并力求在表款中加入更多感动人心的元素。

1

关键词:   SEIKO | 精工 | 钟表 | 腕表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风尚中国】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风尚中国】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edit#fengsung.com

更多关于:   SEIKO | 精工 | 钟表 | 腕表   的文章

风尚热点推荐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