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奢侈品  > 艺术&收藏  > 艺术馆藏

解读瓷器背后的中英文明交流史

编辑:木桥 内容来源: 21世纪报道2012-08-01 15:25

文章导读

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藏品来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这一盛事于感叹与赞美之外,尚值得多层次的、深入的观赏与解读。

观众在欣赏清雍正乾隆时期的盖罐和茱萸纹盆。大英博物馆藏

  观众在欣赏清雍正乾隆时期的盖罐和茱萸纹盆。大英博物馆藏。

  当我们这一辈人头一次听说世上有个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时候,谁也想不到,仅仅过了二三十年,中国的年轻网友们就会用轻松的口吻并无恶意地标签不列颠民族的性格为“蠢萌”。在新世纪的中国眼里,英国居然是个可爱的、有点天真有点傻的“萌物”。

  《瓷之韵》展览从一个侧面——瓷器——曝光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英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曝光了在整个世界的动态时空中英国如何最终得以抵达中华文明圈。观众很容易为展厅里温润如玉的明代龙泉青瓷大盘、粉嫩风骚的乾隆粉彩瓶打动,但要真正读懂这个展览,却需要一点史实方面的知识,历史初级读物里读不到的知识——但其实却是商业史、贸易史、科技史换言之文明史的常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历史上,瓷器制造长期是中国独家技术专享的行业,世界其他地方都无法掌握同样的制瓷技能,只能用烧陶工艺来模仿中国瓷品。欧洲直到18世纪才烧出近似中国瓷器的所谓“软质瓷”,说实话所谓“软质瓷”是个自欺欺人的概念,不打自招地表明其远低于中国瓷的基本技术指标。因此,瓷器便长期都是一种“奢侈品”,从唐代开始,对于世界各地富人来说,一只优质的中国瓷盘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保时捷跑车。所以,不妨把景德镇理解成一个长达五六个世纪的“保时捷生产基地”。

  有趣的是,《瓷之韵》以宋、辽佳品为起点,也许那之前的辉煌对于不列颠来说太遥远,太不可企及。不过,这个展览仍然非常成功的介绍了中国瓷器之于世界历史的意义,在大众普及的程度中显露出英国学术之于瓷器研究的高水准,引导我们中国人学会把自家东西置诸全球景观中加以领悟。展出的元青花鱼藻纹大盘、明龙泉窑青瓷大盘特别让人感慨,自宋代直到明代伊斯兰世界对于中国制瓷的刺激意义,是我们最近刚刚开始回想起来的史实。实际上,把青花瓷认作中国的“民族特色”基本是一种误解,若不是伊斯兰世界对于白底蓝花的瓷器有种超常的喜欢,很难说这一瓷种是否会在元代蓬勃发展起来。另外,伊斯兰世界喜欢体积庞大的瓷器,如此需求无疑催动景德镇工匠努力改进烧制技术,从而满足遥远但却富足且稳定的西亚市场的品位。
 

关键词:   瓷器 | 中英文明交流史 | 收藏 | 博物馆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风尚中国】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风尚中国】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edit#fengsung.com

更多关于:   瓷器 | 中英文明交流史 | 收藏 | 博物馆   的文章

风尚热点推荐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