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宫廷流出的玩物
文章导读
鼻烟,自明万历年间由欧洲传入中国后,立即在宫廷、王府中流传,并自上而下形成一种时尚。既有鼻烟,自然需要盛放鼻烟的容器,携带方便、密封性好的鼻烟壶便应运而生了
鼻烟,自明万历年间由欧洲传入中国后,立即在宫廷、王府中流传,并自上而下形成一种时尚。既有鼻烟,自然需要盛放鼻烟的容器,携带方便、密封性好的鼻烟壶便应运而生了。
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德国作家在莱比锡发表了名为《鼻子渴望的贪求》的文章,文中说道:“全世界都兴起了一个可笑的、荒唐的习俗——吸闻鼻烟。所有的国家所有阶层的人们,都吸闻鼻烟;从最高的帝王,到最底层的贫民。我有时感到惊奇,君主、男仆、贵族、贫民、干零碎杂活的小工、伐木工人、差役、小官吏、乡绅们,都打开鼻烟壶,用手蘸鼻烟吸闻。这使他们的鼻子经常是肮脏的,像沾满了灰尘,而他们却荒谬地称之为是时髦的装饰。”
这位德国作家所说的全世界当然也包括了中国,事实上,随着康熙年间的海禁开放,大量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被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西方诸国亦相继进贡,鼻烟渐成风尚。康熙帝曾将传教士带来的礼品悉数回赠,单单留下了鼻烟壶;雍正帝亲自掌控宫中鼻烟壶的制作,留下了众多有关鼻烟壶的圣旨;和珅一个人的玉石鼻烟壶有两千四百件之多;嘉庆帝是清朝将鼻烟壶作为赏赐最多的皇帝。种种迹象说明:鼻烟壶已经成为皇家的心头好。
宫廷流出的玩物
其实鼻烟壶并非诞生于中国,而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传入中国后,很快便在关内外盛行。王士祯在《晋祖笔记》中记载:“鼻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一,颜色具红黄紫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以象齿为匙,就象鼻之,远纳于瓶。”最早用来做鼻烟壶的质料仅有玻璃一种。清末著名书画家赵之谦在《勇卢闲诘》一书中记载:“制壶之始,仅有玻璃,余皆后起也。”然而终究舶来数量和种类都极为有限,满足不了当时的需求,于是,中国的工匠便开始尝试用诸如翡翠、宝石、象牙、玉石、瓷器、漆器、骨料、金属等材料制作鼻烟壶,越是珍贵材料制成的烟壶,越能反映出主人的身份。康熙时期的料质鼻烟壶浑朴典雅,随着雍正、乾隆时期工艺的增进,使料质烟壶更加玲珑华妙。到了18世纪初,中国制作的鼻烟壶通过商人、使节和传教士逐渐流传到其他国家,而康熙皇帝更是将御制鼻烟壶作为珍贵的礼品赠予别国。
在中国古代的工艺品中,鼻烟壶这个门类出现的最晚,但品种最全。基本涵盖了五大类,由最为普遍的陶瓷、贵重的玉石、新奇的玻璃器以及其他各类材料制成。这种被发挥到了极致的容器,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乾隆年间,西方人仿照中国样式,做出非常精美的鼻烟壶,又反过来送给中国皇帝。西方人对鼻烟壶情有独钟,在西方有庞大的鼻烟壶组织——中国鼻烟壶协会,历史悠久。亚洲地区要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起步最早,改革开放之前,这些地区的藏家就到内地的文物商店购买鼻烟壶,当时一件普通品质的鼻烟壶仅需几元钱,这导致了大量品类丰富的鼻烟壶流入他们手中,现今国内制作的内画鼻烟壶也主要销往该地,收藏热更带动了当地鼻烟壶研究的发展。